• 2020年第34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区域特色农业
    • 水稻低温胁迫响应 microRNA 鉴定

      2020, 34(3):1-5.

      摘要 (3013) HTML (482) PDF 1.37 M (19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然而低温胁迫会严重抑制水稻的生长发育。为了探究micoRNA在水稻低温胁迫中的作用,采用低温处理前,5℃低温处理24h和5℃低温处理48h的2~3叶期水稻整株,构建9个小RNA文库。通过高通量测序后,对9个小RNA文库的micro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一共筛选出21个与冷胁迫相关的microRNA,其中16个在冷胁迫下上调,5个在冷胁迫下下调。通过对这21个microRNA靶基因的CO富集结果表明,其靶基因广泛富集在包括信号转导,免疫系统和物质合成等细胞内过程中。这表明水稻可能通过多种micoRNA 介导,从各个方面来协同抵御低温胁迫。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microRNA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且本研究所鉴定的microRNA为增强水稻对低温耐受性遗传改良提供了优异的miRNA资源。

    • 苦荞籽中黄曲霉毒素B1质量分数检测方法的研究

      2020, 34(3):6-9.

      摘要 (2914) HTML (475) PDF 1.73 M (1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AFB1免疫亲和柱对苦荞籽进行前处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AFBl的质量浓度,建立了一种检测苦荞籽中AFB1质量分数的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凉山州不同区域苦荞籽中AFB1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新建方法的检测限为0.2 ng/ ml,精密度良好,添加回收率平均为85.87%。利用此法测定了凉山州不同区域的苦荞籽,在凉山州不同地区收集的苦荞籽中均未检出AFB1。

    • >工程技术与资源环境科学
    • 国内外供应链创新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对比分析

      2020, 34(3):10-18.

      摘要 (2850) HTML (510) PDF 2.69 M (16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供应链创新在改善供应链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厘清与供应链创新有关文献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分析该研究领域。基于此,以2010—2021年(截至2021年4月23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中以“供应链”和“创新”为标题的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梳理了国内外供应链创新的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分析发现:国内外期刊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虽然国内对于供应链创新的关注度大于国外,但是存在作者合作频率低,研究机构较为分散的情况;国内外供应链创新在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总结了过去1年供应链创新的发展,并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归纳了供应链创新的研究框架,以期展现现有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方向。

    • 安徽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时空耦合研究

      2020, 34(3):19-26.

      摘要 (2931) HTML (481) PDF 1.31 M (1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构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嫡值法和耦合协调测度模型,测算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0—2019年乡村“三生”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其时空特征与演化状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乡村“三生”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7种演化状态,总体经过了升—降—升的过程,大多数城市在10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乡村“三生”复合功能耦合协调演化地域异质性较为明显。

    • 基于改进AHP-FCE法的绿色房地产项目评估

      2020, 34(3):27-32.

      摘要 (2805) HTML (469) PDF 3.42 M (1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进行深思,社会各界人士开始注重“绿色发展”。绿色房地产项目顺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内外绿色房地产有关研究成果,从环境、经济,社会、管理4个维度,选取17个指标建立了绿色房地产项目评价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AHP-FCE)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了绿色房地产开发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并结合案例结果提出一些关于绿色房地产开发的建议。

    • >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
    • 酒店空间格局与驱动力研究——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2020, 34(3):33-38.

      摘要 (2722) HTML (492) PDF 1.56 M (3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酒店业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活跃程度的重要产业之一,酒店空间布局影响城市区域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借助ArcGIS,SPSS等软件,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福州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酒店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福州中心城区酒店主城区显著集聚,其余区域分片集聚,总体呈现一主、一副、六组团的空间分布格局;各类型酒店空间分布集聚程度不均衡,五星级酒店呈点状分布,其他等级酒店呈集聚性分布,分布方向性上,各类型酒店均为西北—东南走向,呈现向东南扩张发展的态势;酒店空间布局受地形、经济、商圈、旅游、交通不同程度影响,长乐区、马尾滨江、阊侯、荆溪未来酒店布局潜力较大,地铁陆续开通将促进福州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更加均衡。

    • 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区域技术创新的遮掩效应

      2020, 34(3):39-44.

      摘要 (2943) HTML (487) PDF 1.59 M (2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赋予地方政府在税收、预算以及债务安排等方面的自主权,是地区经济稳步增长的保障。基于199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虽然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促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由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正向影响,最终将导致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总效应的损失。分地区考察发现,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遮掩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词:财政分权;技术创新;城乡收入差距;遮掩效应

    • 钢管混凝土抛物线空腹拱平面内轴压稳定性能研究

      2020, 34(3):45-50.

      摘要 (2972) HTML (475) PDF 2.15 M (1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取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钢管混凝土抛物线空腹拱的平面内稳定性能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钢管混凝土抛物线圆管拱模型,与实验进行对比,证明建模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推导出钢管混凝土抛物线空腹拱的换算长细比,研究空腹拱的位移发展趋势、对轴力发展趋势和弯矩发展趋势探讨变化情况;最后,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使用考虑矢跨比的稳定系数修正公式,发现修正公式与有限元结果吻合度较好,能够用于指导工程设计。

    • 基于遥感的合肥市建成区时空变化分析

      2020, 34(3):51-56.

      摘要 (3139) HTML (481) PDF 1.51 M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合肥市为研究区,以6期Landsat 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目视解译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对合肥市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与精度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紧凑度指数、分形维数、重心转移指数等指标分析合肥市建成区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3年合肥市建成区扩展以边缘式扩张形式为主,由主城区边缘向外以发射状延仲;2013—2018年建成区扩展主要在区域内部扩张即“填充式扩张” ;2018—2020年建成区扩展以“飞地式扩张”为主。(2)建成区的重心向西和西南方向转移(其中2013—2020年重心向北转移)。(3)合肥市建成区面积一直处于增加状态,增速较快,从1995年的129.64 km'增加到2020年的884.03 km'。

    • 基于AHP-模糊评价法的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研究

      2020, 34(3):57-61.

      摘要 (2693) HTML (467) PDF 1.80 M (1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化工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级管控,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评价指标,该评价体系指标包括风险分析与分级、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水平,措施保障、应急管理、职业健康6个二级指标因素和28个三级指标因素,并运用MATLAB软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4个评价等级,根据隶属度原则得出风险分级管控等级。以某化工企业为例,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化工企业的风险进行分级评价,得出该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总依得分

    • >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
    • Y2O3,La2O3及其混合物对ZrO2陶瓷材料烧结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2020, 34(3):62-65.

      摘要 (2779) HTML (472) PDF 1.27 M (1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纳米级ZrO2、Y203,La203和黏结剂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干压成型后烧结,成功制备出稀土增强型ZO2,陶瓷材料,得到其最佳烧结温度为1 450 ℃。先探究了单一稀土对Zx0。的烧结及抗热震性能影响,确定了Y,0。和La,0。的最佳添加量o分别为3%和5% ,然后在总混合稀土添加量o为3%时,探究了Y,0,和La,0,五种不同添加比例对Zx0。的烧结、硬度及抗热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Y203和La2O3的质量添加比例为3:1时,制得的ZxO。陶瓷的烧结及抗热震性能最好,此时抗热震次数为15次,硬度为90.2 HRB,密度为5.13 g/ cm'。

    • 多电机同步控制建模与仿真

      2020, 34(3):66-69.

      摘要 (3027) HTML (474) PDF 1.24 M (1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偏差耦合控制结构控制4台永磁同步电机同步运动时,由于控制器结构复杂,计算量大,而且传统的PID控制算法不能在线实时调整参数,动态响应慢。因此,对4电机同步运动控制结构和控制算法进行改进,采用环形耦合控制结构和免疫单神经元PID控制器控制整个同步运动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结构复杂度低,跟踪性能和稳态性能良好,抗干扰性强。

    • >体育理论与健康教育
    • 快速定位式救生浮标设计

      2020, 34(3):70-74.

      摘要 (2735) HTML (466) PDF 1.42 M (1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现有救生装备存在无法及时发送求救信息、无定位效果、不能为人体补充能量等缺陷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利用波浪能发电的快速定位式救生浮标。该浮标由波浪能发电系统、定位求救系统和人员救生安全系统3部分构成。该装置集定位求救、储物、救生功能于一体,突破了现有救生装备使用繁琐、功能单一,难以抵抗恶劣海洋环境等局限。

    • 高校智慧校园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分类探索

      2020, 34(3):75-80.

      摘要 (3021) HTML (466) PDF 1.46 M (1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智慧校园系统是提升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厘清高校智慧校园系统各类功能的用户需求属性,对提升智慧校园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在问卷调研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Kano模型和Better-Worse系数等多种方法,明确了智慧校园系统的服务内涵,构建了包括5个维度,27种功能的智慧校园系统功能需求服务体系,并对智慧校园的用户需求属性科学归类,分为希望功能、惊喜功能、一般功能、必要功能。基于上述分析,可对智慧校园系统功能属性进行优先级排序,挖掘智慧校园系统功能开发的核心价值点,为智慧校园系统构建与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 基于突变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2020, 34(3):81-86.

      摘要 (2829) HTML (477) PDF 1.34 M (1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各阶段的现象、关键点、演化途径等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思维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突变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内外部因素随时间逐渐积累而导致锻炼行为发生突变的一种现象;个体内部因素决定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养成的突变是否会发生,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会在何时发生;大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控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促进效率高于外部环境因素;此外,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由破坏到建立对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的要求程度明显高于由建立到破坏的要求程度。

    • 8周头低位强腹式呼吸训练对女大学生心脏功能的干预影响

      2020, 34(3):87-92.

      摘要 (2797) HTML (522) PDF 1.25 M (1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8周头低位强腹式呼吸训练的干预影响,探索女大学生的心脏功能变化特征,试图为相关测试、实验与训练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择来自某大学体育学院运动康复班女大学生23人参与实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2人,对照组11人,实验组受试者进行头低位强腹式呼吸训练,训练时间为8周,每周3次,每次30 min ,呼吸频率为35次/min ,对照组受试者只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实验前后期分别选取受试者在直立位、仰卧位和倒立位上的射血分数(EF)、射血距离(ED)、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每搏输出量(SV)、升主动脉流速(AAV)指标进行检测,通过文献法、实验法与数理统计法开展相关分析与研究。[结果](1)经8周训练以后,实验组心脏功能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各指标的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之间前后测EF在直立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仰卧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00) ,在倒立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之间前后测SV在直立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仰卧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6) ,在倒立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 );实验组之间前后测AAV在直立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2)前测实验组女大学生与后测实验组女大学生的ED在倒立位最大,仰卧位次之,直立位最小;前测实验组女大学生与后测实验组女大学生的SBP与DBP在直立位最大,仰卧位次之,倒立位最小;前测实验组女大学生与后测实验组女大学生的SV与AAV在仰卧位最大,倒立位次之,直立位最小。[结论]8周头低位强腹式呼吸训练对女大学生心功能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头低位强腹式呼吸训练可作为一种有效锻炼方式来提高女大学生心脏功能。

    • 基于蚁群算法的篮球运动员远距离投篮轨迹跟踪方法

      2020, 34(3):93-97.

      摘要 (3273) HTML (456) PDF 1.30 M (1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篮球运动员远距离投篮轨迹跟踪识别能力,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轨迹跟踪识别方法。采用动力传感敏感跟踪元件实现投篮轨迹数据采集,构建篮球运动员远距离投篮轨迹数据特征分析模型;结合运动学参数融合和动态识别方法进行远距离投篮轨迹数据的分类检测,构建远距离投篮轨迹的运动力学耦合控制模型;采用蚁群个体寻优跟踪方法,构建篮球运动员远距离投篮轨迹数据的聚类参数演化分布集;通过动力传感敏感跟踪元件融合方法,进行篮球运动员远距离投篮轨迹数据感知过程中的自适应学习,构建篮球运动员远距离投篮轨迹分布的信息融合模型;通过级联滤波和联合特征分析方法,实现对篮球运动员远距离投篮轨迹跟踪和特征识别;通过蚁群寻优结果,实现对篮球运动员远距离投篮轨迹信息跟踪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实现篮球运动员远距离投篮轨迹跟踪识别的精度较高,误差较小。

    •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大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影响因素模型及实证研究

      2020, 34(3):98-101.

      摘要 (2852) HTML (484) PDF 1.49 M (1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是衡量新时代下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对影响大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理论演绎和实际调研,从学习者,教育者、线上课程和学习环境等4个维度出发提出大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影响因素模型,运用SPSS和AMOS等工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的因素权重排序为学习者>教学者>线上课程>学习环境,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而且学习环境对学习者,教学者和线上课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相关数据分析结果为科学培育大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向。

    • 以区域发展特点为导向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西昌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2020, 34(3):102-107.

      摘要 (2898) HTML (469) PDF 1.19 M (1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的培养和思维的创新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时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需求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对于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如果培养出的人才既能够下得去又能够干得好,也就突显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采用矩阵分布和统计的方法,以西昌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近3 a在课程设置上的变化为例,考察其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的契合度。通过对考察结果的分析,认为城乡规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与时俱进,科学创新,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及时把握区域发展趋势,融入地方语境;要合理增设人才培养进程中与区域发展相关联的课程,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培养过程中要致力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把握上述设置原则才能让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提升,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

    • 基于数据素养的数据库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 34(3):108-113.

      摘要 (2744) HTML (480) PDF 1.27 M (1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数据素养日显重要。传统的数据库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培养意识不够明确。基于此,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结合数据素养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实践措施。根据“二线并行、逐层递进”的模式重新规划课程体系结构,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形成以数据素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来指导教学的方法,并完善课程教学资源,设计多样性实践考核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数据素养与数据库系列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改革新模式,为提升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方法。

    • 基于“两性一度”的数据挖掘R语言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0, 34(3):114-118.

      摘要 (2830) HTML (467) PDF 1.44 M (1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数据挖掘R语言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围绕“金课”建设总要求,基于“两性一度”的标准,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对数据挖掘R语言课程进行了优化。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依托、分层递进”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工程测量实训”课程为例

      2020, 34(3):117-120.

      摘要 (2721) HTML (474) PDF 1.25 M (1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工程测绘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要求已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以校内课程实践教学实训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学科竞赛项目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指导教师团队和工程测量开放性实验实训资源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层递进施教,完善、创新技能考评和心理素质锻造机制,按照全过程训练、分阶段实施的步骤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提升。

    • OBE理念下的高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

      2020, 34(3):119-123.

      摘要 (2705) HTML (463) PDF 1.27 M (1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线上教学方式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活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成果导向的OBE教学理念,以线上教学为切入点,借助问卷调查,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构建了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分析—实践验证─成果反馈─诊断改进"的闭环混合式教学体系。实践应用表明,该教学体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 以“学生为主体”的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改革探索

      2020, 34(3):121-124.

      摘要 (2748) HTML (469) PDF 1.22 M (1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的实验教学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学生做老师管,交报告判成绩”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地去做实验,甚至有的学生实验课时不动手、课后抄袭别人的实验报告,实验课达不到提高学生多种能力的最佳效果。在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参加课前预实验、课堂实施“学生助教”制、规范实验报告书写等措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分别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 34(3):124-128.

      摘要 (2791) HTML (467) PDF 1.39 M (13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冶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冶金传输原理为例,从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等角度出发,根据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应用中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将虚拟仿真平台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并应用于冶金传输原理的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讨论了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冶金传输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期末评教情况作为课程建设的评价和反馈依据。通过该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内地藏族班工科生学情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亳州学院为例

      2020, 34(3):125-128.

      摘要 (2816) HTML (485) PDF 470.49 K (1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亳州学院藏族班工科生学习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藏汉班学生学情。发现内地藏族工科生校园适应能力较低,学习目标及计划模糊,工程实践能力普遍不强。通过分析,提出了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因人施教、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学校应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不断提高内地藏族工科生创新创造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为藏族地区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