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1(3):1-3.
摘要:介绍了重楼的特征特性,并针对四川凉山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分析了重楼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种子采收、地下块茎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为其栽培提供参考
2017, 31(3):4-8.
摘要:[目的]为了探寻攀西地区不同海拔下烤烟的最佳移栽期。[方法]于2016年在攀枝花米易坪山、盐边和爱、仁和平地设置3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选择1 600、1 800和2 000 m共3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海拔区域的试验点。各海拔区域示范点移栽时间设置3个处理如下:Ⅰ.4月30日—5月3日移栽;Ⅱ.5月8—11日移栽;Ⅲ. 5月18—20日移栽。以云烟87为试验品种,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研究不同海拔对烤烟移栽期的影响。[结论]4 月 30 日—5 月 15 日为攀西地区烤烟移栽的适宜期,海拔1 600~1 800 m在5月8—15日移栽,海拔1 800 m以上适宜在5月8日以前完成移栽。
2017, 31(3):9-11.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不同垄作方式对攀西烟区烤烟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在攀枝花仁和区平采用大田试验,采用3种 不同的垄作方式,分别为一垄双行、宽窄行、常规起垄,研究不同垄作方式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 与常规起垄方式相比,一垄双行、宽窄行以及平栽烟高起垄栽培方式对烤烟的生育期无影响;3种垄各项生理生化性状均大于 常规垄作;宽窄行栽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比例关系优于常规栽培。
2017, 31(3):12-14.
摘要:对供试生物有机肥在烤烟上的提质栽培效果进行研究,以烤烟的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为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生物有机肥能增强烤烟抗病性,减少发病种类,有效缓解病情;增加烤烟产量10.44 kg/667 m2 ,增加产值 462.51元/667 m2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更趋于平衡,烟叶品质提升,经济效益增加。
李佳馨,胡云云,廖芸芸,刘 婷,路 静,王开艳,傅小红,徐 坤
2017, 31(3):15-17.
摘要:利用壳聚糖与纳米金构建一种新型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探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pH及温度对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 响。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在温度为35.0 ℃,pH=7.00,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018~25.7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线性I=4.135 6 m+ 91.787 μA,R2 =0.997 9,检出限为0.001 2 mg/L。该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方法简便、灵敏度高,能快速检测等优点。
2017, 31(3):18-21.
摘要:利用粗糙集中的三支决策思想,将类用正域、负域和边界域刻画,得到初始聚类结果。然后通过定义重叠度和类与类的 合并策略,将初始聚类结果进行合并,得到最终聚类结果。之后应用2个关系网络数据展示了具体的聚类步骤,并通过比较2 个例子的聚类结果,分析了影响聚类结果的一个主要因素:阈值的选取。实验表明:阈值的选取对简单的网络结构数据集的聚 类结果的影响并不明显,然而对复杂的网络结构数据集的聚类结果的影响则较为显著。
杨雅婷a , 徐 磊b ,司宇星a , 童 琦a
2017, 31(3):22-25.
摘要:针对系泊系统中铁桶倾斜角度、锚链形状、浮标的吃水深度和游动区域等参数的设计问题,通过运用物体受力平衡条件、 结构微分原理,构建了系泊系统的静力学、基于微分方程的悬链线模型。综合使用了Lingo、Matlab软件编程,求解系泊系统中 倾斜角度、锚链形状、浮标的吃水深度和游动区域的大小,探讨系泊系统在不同海面风速条件下的系统形态,绘制出锚链形状 曲线图,使水声通讯设备的工作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017, 31(3):26-28.
摘要:经济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各国对外贸易的往来,也加速促进了海上运输的发展与成长。伴随港口物流不断地改革与发 展,集装箱成为海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运输方式,相应的堆场内对集装箱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为了研究物流公司港口集装 箱布局,根据集装箱堆场进出口的交箱不确定性,以影响进出口箱堆存的因素为基础,建立了以不同重量以及不同装箱港的集 装箱随机进入堆场的模型,达到装船前最小倒箱次数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装船效率。
2017, 31(3):29-31.
摘要:针对农村快递一级配送中心的选址,建立了以提供最大可能的服务为目标函数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模型中包括设施辐 射范围、设施可建设数量、服务能力限制、不重复服务等约束。考虑到运输方式的不确定,基于经纬度及三角理论定义城市间 的直线距离。针对所建立的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分支定界算法,并采用Lingo编程进行求解。算例研究表明:模型和算法的有 效性较高。
2017, 31(3):32-35.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客户群体以及各类产品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积累了海量的珍贵数据,这些数据所蕴 藏的巨大价值也越来越被决策层重视起来。在深入分析商业银行数据应用现状及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基础数据平台系 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靠和高效率的2种商业银行数据分析系统模型,并对挖掘出来的数据如何进行使用及如何转 化成效益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7, 31(3):36-39.
摘要:图像拼接是图像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图像拼接中算法是该技术的核心部分。为了提高图像拼接的 效果和精度,研究了基于无人机图像拼接的改进SIFT算法,介绍了图像拼接的流程,详细叙述了SIFT算法及改进原理,实验证 明该算法效果良好。
2017, 31(3):40-42.
摘要:阐述了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设备控制的ZigBee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摒弃了传统固定终端设备监控的缺点,实 现了灵活可移动的特点,同时利用当前比较流行的ZigBee技术,实现数据的无线无障碍传输,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也为类似控 制系统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2017, 31(3):43-44.
摘要:根据四点接触轴承套圈结构特点,通过对四点接触轴承传统车加工工艺分析,建立一套新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并进行 全面的对比和分析,解决了平面度、壁厚及毛刺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017, 31(3):45-47.
摘要: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裙房—主楼结构进行EI 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提取 18阶模态,并分析了楼板厚度和剪力墙厚度变化对裙房—主楼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模态分析,裙房—主楼 结构的振型主要是以水平振动和扭转变形为主;但随着楼板厚度的增加,结构自振频率减小;随着剪力墙厚度的增加,结构自 振频率增加;通过瞬时分析,整个裙房—主楼框剪结构的顶部位移均随着地震激励的增大逐渐增大。
2017, 31(3):48-51.
摘要:川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连片贫困区,在精准扶贫中需要依托金融扶贫夯实基础。基于川西南民族地区的精准扶 贫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当前凉山州农村金融支农现状分析,从金融机构和农村贫困地区农户两个方面探析了农村金融支农不 足原因,最后,从州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三个层面提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建议,以期助推川西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 作,实现同步小康的战略实践。
2017, 31(3):52-54.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以及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的研究,探索金融发展与经 济增长关系,从理论上探索金融支农的可行性,为后期研究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理论依据。
2017, 31(3):55-58.
摘要:“万开云”板块包括万州区、开州区和云阳县。因三地位于长江上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渝东北生态涵 养发展区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条件的特色经济带。因“万开云”同处长江沿岸,将它纳入特色经济带来分析阐述,在对“万开 云”发展现实基础的分析上,针对“万开云”沿江特色经济带的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机制体制、土地规划、产业布局、资金 保障、基础设施和后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7, 31(3):59-63.
摘要:“互联网+”作为新的产业形态,不断改变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也对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人力资源外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可以帮助小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但由于人力资源外包在我国发 展还属于起步阶段,并且受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风险。以大连市某小企业为研究 样本,借助模糊评价法,运用人力资源外包SWOT分析,提出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规避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小企业现实中 的人力资源外包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2017, 31(3):64-68.
摘要:随应着消费者购物方式的改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多数零售商都在构建全渠道。在全渠道消费者购物过程的基础上, 论述了全渠道的核心——渠道整合的构成:营销要素的整合、信息整合和服务整合,分析了永辉超市的全渠道实践案例。结果 表明:零售商以移动商店作为电商的突破口契合电商发展趋势;作为生鲜为主打特色的超市零售商,其线上渠道面临着一些特 殊问题。零售商的全渠道实践目前只是在全渠道1.0阶段,也面临着渠道冲突的困境,如何进一步加强渠道整合力度,是多渠 道零售商全渠道实践的紧要任务。
2017, 31(3):69-73.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海外代购市场飞速发展,并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为了对大学生群体 的代购意向进行研究,借助合理行为模型考察大学生代购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观规范、个体态度、原产国形象、群体 一致对代购意向均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对国内产品的推广和营销、调节供需平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7, 31(3):74-78.
摘要:凉山地区凝集着众多的红色历史遗迹,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如何利用既有优势,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性地解决 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实现凉山红色旅游资源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课题。采用 SWOT分析法,对发展红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作了一个多维度的考量,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2017, 31(3):79-82.
摘要:洛带古镇自1999年开始发展旅游,历时近20 a,伴随游客的大幅度增加,洛带旅游出现环境恶化、旅游产品同质化等一系 列问题。慢城,一种源于意大利的城镇发展模式,其理念与国内的宜居城市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略胜一筹。以慢城的视角分 析洛带古镇的旅游发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式和措施。
2017, 31(3):83-86.
摘要:工布响箭是西藏工布地区一项古老而特殊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符号。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非物质 文化“工布响箭”进行田野考察,基于社会发展语境下探索工布响箭传承困境:文化价值异化危机、社会性别角色参与失衡、整 合改造机遇与隐忧等问题,并提出工布响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政府主导是加强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根本,多元化途径 是加强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保证,文化普查是巩固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传承的必要条件。
2017, 31(3):87-9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四川本土赛事峨眉传奇进行分析,通过对峨眉传奇赛事发展过程中的外 部机遇、内部发展优势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客观准确地评价峨眉传奇赛事发展的现状,从而提出一套适合其内部资 源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为峨眉传奇赛事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对策,以此来打造具有巴蜀特色的世界级赛事。
2017, 31(3):91-93.
摘要:尽管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但物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社会 需要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造成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为了提高应用型高 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进行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实验和实践体系的建设以及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期 所培养的毕业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满足物联网技术发展对人才的市场需求。
2017, 31(3):94-97.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转型发展模式的推进,软件工程专业面临众多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专业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的 支撑作用,分析软件人才的岗位需求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探讨校企联合制定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 教育模式,提出适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2017, 31(3):98-101.
摘要:地方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改革。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著名高校众多,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与西部高校不同,关于设计的学术讲座和展览很多,教学硬件好,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西部地方高校由于经济和交通等原因,没有 东部学校条件好,但它们有自己的特色。西部地方高校应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条件和专业教学计划,合理开设专业 课程并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多引入民族文化于专业课程中,使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质量更高。
2017, 31(3):102-105.
摘要:围绕MOOC的特点,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特征,以西昌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自主学习模式搭建的影响 因素,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搭建了基于MOOC视野的凉山彝族地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同时分析了基于MOOC的自主 学习模式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2017, 31(3):106-108.
摘要:网页制作是当今信息社会常用的计算机技能,在大学公共选修课中倍受关注,但课时不足、学生基础不同的现状给课程 教学带来难度。从调整教学目标、使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重视课程实践能力的考核机制进行论述,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 可操作性,对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017, 31(3):109-112.
摘要:因大多数传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未能阐释市场经济主体行为背后的原理与规律,而使学生对创业学知识掌握较 为浅显,视野比较局促,对未来走入社会创业难以做到纵深开展。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嵌入创业教育的课堂中,能很好地解决上述 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5个主体内容出发,分别阐释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产品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均衡理论和市场经济问题研 究与创业教育进行无缝对接和自然嵌入。两门课程的互相嵌入,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一些原则性把握。
2017, 31(3):113-116.
摘要:“C 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针对教师与学生普遍反映本课程难教也难学的问题,将“流水灯电路”这一 案例引入贯穿C 语言教学的所有章节中,对“流水灯电路”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实施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熟悉语法、掌握语句,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017, 31(3):117-120.
摘要: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借助MATLAB 软件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进行改革,在学习理论 知识的同时结合MATALB 仿真软件,通过案例仿真,淡化数学公式的计算过程,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并利用软件生成趣 味的动画,演示理论公式的推导过程,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证 明,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017, 31(3):121-124.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着课时被压缩、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资源被浪费、课程目标被弱化等突出问题。 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以应用为导向,精选教学内容;以问题为驱动,实施探究性教学;以网络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实 践为纽带,提升应用层次。从而全面提升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2017, 31(3):125-128.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不完善,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种类多、数量大、学生流动性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应加强安全 管理,谋求绿色低碳,促进仪器共享,师生共建,营造安全可靠的和谐环境。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四川省西昌市马坪坝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电话/传真:0834-2580091 E-mail:xccxbzrkx@163.com
版权所有: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