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3.
摘要:使用5 种剂量的He-Ne 激光,照射洋葱资源“ZY96202”的种子,经10 多a 选育,从变异后代中培育出优质、高产的黄皮洋 葱新品种“科威黄4 号”,该品种2016 年7 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蔬2016012)。
2016(4):4-6.
摘要:在攀西地区的越西县水观音河,通过水温、溶氧等指标的控制,对20 万枚山女鳟发眼卵进行孵化和对孵出的稚鱼进行培 育,试验结果表明:在4—5 月,越西县水观音河能满足山女鳟孵化的条件;山女鳟孵化率为83.54%,稚鱼成活率为94.24%。
2016(4):7-10.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行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背景下,扩大马铃薯播种面积,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和总产量,已成为马铃薯主产 区的发展趋势。围绕农户种植规模、成本收益、商品化率、消费方式、组织化程度等维度设计问卷,选择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作 为调查区域,基于260 户马铃薯种植户开展问卷调查,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21.0 环境下,利用多变量相应分析,数据拆分等数 据处理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在产业扶持力度、市场交易成本、适度规模经营、主食消费习惯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6(4):11-13.
摘要:通过测定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金属离子对其抗氧化 活性的影响及总酚质量分数等比较赤楠叶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赤楠叶二氯甲烷部位、乙酸 乙酯部位清除DPPH 的EC50 为0.63、0.10 mg/mL;还原力的EC50分别为0.87、0.09 mg/mL。除Al3+、Fe3+外,K+、Na+、Mn2+、Mg2+、 Cu2+、Zn2+、Ca2+等金属离子对赤楠叶乙酸乙酯部位的DPPH 清除作用为抑制作用;除Cu2+、Ca2+外,K+、Na+、Mn2+、Mg2+、Al3+、 Zn2+、Fe3+等金属离子对赤楠叶二氯甲烷部位的DPPH 清除能力有促进作用。赤楠叶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酚质量 分数分别为9.23%与59.17%。可见,赤楠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但其抗氧化活性较易受金属离 子的拮抗作用。
2016(4):14-18.
摘要:结合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特点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指标评价体系,应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将其与 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进行合成,提出基于组合权重的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模型比单一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能够更符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 改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2016(4):25-28.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家居智能化和安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介绍了一种基于ZigBee 网络的家居环境监测 系统的设计,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PC 端管理中心三个部分。首先说明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然 后分别完成了系统中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编程和管理界面的设计;最后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 统的性能稳定,温度检测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湿度检测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CO检测的相对误差在3%以内。
2016(4):29-31.
摘要::分析利用UG9.0 软件对洗衣机面板支架进行产品前期分析与处理,为模具设计阶段做准备,同时解决在设计方案中遇到 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在整个模具设计过程中对浇注系统、顶出系统、开模距离和顺序控制等问题的处理。
2016(4):32-35.
摘要::介绍了某钢业有限公司开发生产耐候钢过程中,采用真空直读光谱仪检测分析的方法,通过加强对仪器调校确保分析性 能,加强炼钢工艺控制均匀钢液化学成分,同时加强试验样品从取样、制样到检测分析中重要环节的控制,使光谱仪分析 SPA-H钢做到分析数据及时准确,满足SPA-H的生产需要。
2016(4):36-3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凸出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 要性。当前,部分不法分子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存在的漏洞进行犯罪,窃取重要信息的案件开始增多,且作案手段呈现 出隐蔽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力度,不断创新保护信息的理念,引进先进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级。分析了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特点,结合其具体技术分类, 重点探讨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方式。
2016(4):39-44.
摘要:应用ASP.NET 编程技术与SQL-Server2005 数据库,采取B/S 三层体系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MOOC(大规模开 放式网络课程)的高校“软件工程”课程自主学习系统,具有为教师提供发布课程学习主题和活动、实现在线测评、组织与协调 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讨论来推动学习进程等功能,为学习者提供可以选择课程论坛、博客、虚拟教室等多种社会性学习工具来实 现网上交流与互动,达到课程学习的目的。此学习系统的构建不仅为学生异时异地学习“软件工程”课程带来方便,而且对传 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探索与发展当前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各类MOOC 课程建设等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
2016(4):45-50.
摘要:在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景区也紧跟热潮,相继进行智慧化建设。清明上河园是开封市的龙头景区,从游 客感知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基础数据,对当前清明上河园智慧景区的构建内容进行了研究,获知游客对清明上河园智 慧化建设项目的总体心理期望较高,而现实体验满意度较低,进而分别从重要性和满意度出发对建设内容进行了细化分析;将 17 项建设内容定位在IPA 四象限矩阵中,区分为应该“保持优势”、“重点改善”、“毋须优先”和“表现过度”的建设项,分析清明 上河园的智慧景化建设的优劣势,并提出区分主次,按需分配建设力度等的针对性建议,以期有序、高效的建设智慧景区。
2016(4):51-53.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环巢湖体育旅游业客源单一、整 体产业规模尚未形成、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建设缺乏目标市场的反馈、体育旅游产业政策模糊以及基础设施滞后。对其供给侧 提出政府主导的体育旅游产业政策输出;整合域内体育旅游产业,构建产业大格局;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适应并创造长三 角旅游市场新的需求等优化路径。
2016(4):54-57.
摘要:运用地理计量方法,从分布状况、均衡度和交通网络连接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厦门市A 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结果表明: 厦门市A 级旅游景区整体呈均匀分布态势,各行政区间呈不均衡状态;厦门市A 级旅游景区间交通连通水平低,景区间的旅游 交通通达度有待提高。在探讨其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2016(4):58-62.
摘要: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中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近些年在我国各地呈现迅速扩展的发展态势。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 限制和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同质化现象、管理不善、卫生状况不佳、游客体验度不明显、恶性竞争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在此 背景下,以新堡乡王岗村农家乐为例,对王岗村农家乐经营户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探析其对农家乐发展的影响, 引导农家乐经营户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农家乐可持续发展。
2016(4):63-66.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在线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涌现出一些新兴业态,这些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不仅代表 我国旅游研究的新进展,同时也反映出旅游实践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要。高校作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就需要不断探讨 现行旅游人才的需求特点及需求模式,分析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适时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学模 式的多样化、丰富化,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性、时代性,实践方式的信息化、多元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016(4):67-72.
摘要: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共享发展是我国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受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制约,农村 公共服务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提高农村生 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以山东济宁为例,从共享发展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面临的供给不足, 主体单一问题,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供给持续化、利用高效化、主体多元化的解决措施。
2016(4):73-76.
摘要:大蒜产业是山东省金乡县农业的支柱性产业凭借多年的发展,金乡大蒜一跃成为行业内的领头羊。以生态文明视角下 金乡县大蒜产业绿色发展为研究对象,从金乡县大蒜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优势展开论述,通过阐述金乡大蒜产业绿色发展取 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大大蒜产品深加工,延长大蒜产业链;搭乘“互联网+”快车,突破传统大蒜营销模式;依托农业 科技进步,打造高效大蒜生产模式等措施,以期更好实现金乡大蒜产业的绿色良性发展。
2016(4):77-79.
摘要:复合调味品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产品。回顾了中国复合调味品的发展概况,阐明了目前复 合调味品具有方便化、新颖化、多元化等特点,根据市场现状提出了复合调味品在生产和销售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 案,同时探讨了复合调味品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6(4):80-83.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其竞争力的高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 法对中部六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针对分析结论对中部六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2016(4):84-88.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 网络借贷被认为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贷款属信用贷款范畴, 在中国普惠金融的实践中,P2P 信用贷款可行的操作模式却不成熟。基于普惠金融的视角研究P2P 网贷的创新模式,通过研究, 提出了利用借贷中场景化设置的方法,引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P2P 平台的方式来控制信用贷款的风险,以期为实施普惠金融提 供理论基础。
2016(4):89-91.
摘要: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CRM)中的应用是近年的热点话题。在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以辅助管理 层的决策,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从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分析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数据挖掘在客 户关系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016(4):92-95.
摘要:在闽南音乐中的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裁当属南音(南曲),这一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至今还使用着上古乐器及 原始独到的唱腔,保留着千年的唐风遗韵。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表演方式越来越显得受制于传统历史的局限性,难 以在现代社会得到有效的立足和发扬光大。通过对古代传统美学文论的研判和借鉴于西方美学理念的反思和实践,将有助于 推陈出新,促其更具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2016(4):96-99.
摘要::《虫草》作为一部由本土草根从主位视点创作的,以自己家庭和社区为表现对象的村民纪录片,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涉藏题 材媒体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内部视角的自我呈现、原生态纪实的视听语言、生活化的叙事结构和个人化的情感表达。村民纪录 片在创作视角和题材上,形成了对媒体涉藏纪录片的有益补充,开拓了我国涉藏影像对外传播的新思路,应作为一种新的纪录 影像形态得到正名和关注;同时,应加强藏区民间纪录片的培育和打造,实现涉藏信息的真实、有效传播。
2016(4):100-102.
摘要:专业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结合西昌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实际,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 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措施、 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效果。
2016(4):103-106.
摘要: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考察研究生社会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社会期望问卷和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对安徽师范大学230 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结论:研究生的社会期望总体上呈中等偏上水平;在社会期望中,年级差异主要 表现在符合社会期望维度上;是否工作后考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符合社会期望维度上。研究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呈 中等偏上水平;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活动和科研活动自我效能感维度上;是否跨专业考研的差异主 要表现在课程活动、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符合社会期望维度与科研活动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实践自我效能 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2016(4):107-110.
摘要:以某高校在校生为例,采用《感知学习风格倾向调查问卷》和《课堂参与量表》,对272 名在校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感 知学习风格、课堂参与度基本情况,探讨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对课堂参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一般,感 知学习风格以视觉型为主。(2)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与课堂参与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及专业差异。(3)大学生感知学习风 格与课堂参与度及其子维度存在正相关,课堂参与度较高的学生具有更明显的学习风格偏好。 关键词: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课堂参与度;相关研究
2016(4):111-113.
摘要: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推进“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针对当前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现状,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 目的和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高校构筑系统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6(4):114-116.
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商务英语人才孵化基地,直接为第三方订单企业输出职 业人才。针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人才培养目标优化、 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教学过程创新的视角,提出可行性实践策略。
2016(4):117-119.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共识,本研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进行改革。数字信 号处理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字信号处 理”课程教学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教材选取、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入手,积极探索,提出一套满足应用 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理论,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016(4):120-122.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因当前高等院校存在生源复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实际教学效 果不尽如人意。分析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探讨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使学生在通过自主 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深度掌握。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比研究,证明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提高了教学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16(4):123-126.
摘要:专业技能竞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西昌学院为例总结 凝练了动科类专业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和“三阶段”竞赛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专业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 “基础、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确保动科类专业技能竞赛的顺利开展,在实际中应切实加强科学合理评价体系的构建,注 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多年探索,西昌学院动科类专业技能竞赛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
2016(4):127-129.
摘要::“园林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必定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基于市场需求,探究“园林设计”教学的改革, 对于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园林设计”的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优 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等路径,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2016(4):130-132.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材。分析了部分地方性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 诸如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的特色、校园心理文化建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缺陷。 并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策略。
2016(4):133-135.
摘要:从拓展训练和团体心理辅导的起源、发展、理论基础以及活动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拓展训练和团体心理辅导 之间的异同点。结论:拓展训练和团体心理辅导都是以游戏为载体,通过自我体验和个体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自我成长。拓展 训练注重团体性和教育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个体性和治疗性。
2016(4):136-138.
摘要: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以及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是体育教学质量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 映。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需要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来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由于在同一年级或同一学段的教学 内容不统一,教学内容的难度也不相同,导致大部分高校都尚未针对体育教学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很难客观、科学地开展体育 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发展。就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探讨。
2016(4):139-142.
摘要: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保证每位体质弱势大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体育锻炼及健康促进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了更 好地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发展。随着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健康的高 度关注,在体现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的视域下,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便被提上日程。从保健课程开设的特殊性、存在的问 题以及具体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2016(4):143-145.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民办高校足球社团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客观分析了民办高校足球社团在管理运行中出现的困 难和问题,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为民办高校足球社团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16(4):146-149.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近几年的“奥博隆杯”全国柔力球比赛以及三届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中选 用的集体规定套路的创编特点进行分析综述,得出以下结论:(1)集体规定套路的动作创编更多的以手臂动作为主,动作路线 的设计和创编相对考虑较少。(2)集体规定套路中B 组套路最多,其中适合中老年的规定套路居多,适合青少年习练的规定套 路较少。(3)集体规定套路的时间跨度较大,长短时间相差2 分。(4)集体规定套路的动作方位和移动方向丰富多变,移动空间 主要以直线、斜线、“之”字形为主,缺少图形的移动。(5)集体规定套路选用的音乐主要以叙事歌曲和赞颂歌曲为主,这些歌曲 都属于舞蹈歌曲,以抒发感情为主旨,节奏上都是圆舞曲类型。
2016(4):150-152.
摘要:啦啦操作为近20 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正式体育项目,在山西省内的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对山西省内率先进行啦 啦操项目教学与推广工作的学校进行分析研究,利用逻辑分析法其在啦啦操项目推广过程中的思路及路径进行研究,可以发 现推广过程可利用的途径与步骤,并分析其优劣,为其他学校的后续推广工作提供有效方法,为各级啦啦操推广机构提供借 鉴。
2016(4):153-156.
摘要:针对自主招生条件下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展开研究,提出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包括:加速选修课教学的发展 以及选修课制的转型;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条件进行积极改善;加强校本体育教材建设,注重体育选修课项目资源的开发及利 用等,以促进自主招生条件下的安徽省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2016(4):157-160.
摘要:在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事业,大力推进“三大球”进校园的背景下,应用现代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对安徽农业大 学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概述安徽农业大学排球运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据此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安 徽农业大学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四川省西昌市马坪坝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电话/传真:0834-2580091 E-mail:xccxbzrkx@163.com
版权所有: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