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1-3.
摘要:通过野生荞麦和栽培苦荞麦叶片光合速率对光照、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反应,表明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麦对光照、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反应差异明显,野生荞麦叶片在利用光能和叶片光合速率的温度适宜范围,以及对水分胁迫适应力等方面都强于栽培苦荞麦,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和较好的抗逆性.
2006(2):4-6.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KMnO4(0.1%;0.3%;0.5%)对荞麦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种(1min;3min;5min)处理,研究KMnO4对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4对荞麦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随KMnO4的浓度增加和浸种时间延长而有降低的趋势.
ZHANG Xue-quan , 张学权 , 盛秀强 , 台文斌
2006(2):7-10.
摘要:苦竹 牛鞭草退耕种植模式经过5年的经营,植被组成和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种植初期的苦竹 牛鞭草复层种植模式,因模式本身和农户经营利用的意愿不同的原因而逐渐过渡到第5年时的纯牛鞭草地或纯苦竹林,同时植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产生了质的不同.纯苦竹林的经营林地因苦竹采伐的原因留下一定面积分布和厚度的枯落物,这对退耕地保持水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退耕种植的要求,过渡后的纯牛鞭草地因周期性地出现地表裸露,水保效能偏低,需要整治和改进;同时苦竹 牛鞭草镶嵌种植的配套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006(2):11-12.
摘要:试验研究表明,西昌棉花的最适播种期在四月五日前后,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宽窄行4500~7500株/hm2,单行4500~67500株/hm2.
2006(2):13-15.
摘要:近10年来,Tilling技术作为一种诱导和鉴定遗传变异的反向遗传学方法逐渐建立起来,并在模式生物拟南芥、玉米、果蝇上得到成功的应用.近来,Tilling技术已进入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并且在功能基因和作物主要性状的研究中显示了巨大的潜力.
2006(2):16-19.
摘要:为了研究江油附子不同品种的生理和生长发育特性,选用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五个附子主要品种,分析测定了其与氮代谢关系密切的谷草转氨酶(ALT/GOT)和谷丙转氨酶(AST/GPT)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3月25日至7月25日间,各附子品种ALT/GOT和AST/GPT活性总体上表现为前期变化不大,后期迅速增长的变化特性,反映了附子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特性;不同品种的酶活性及其变化特性间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不同附子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研究认为,应该加强江油附子的品种资源研究和规范管理,以提高附子产品质量和及其稳定性.
2006(2):20-23.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增收,有利于转移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我国农业战略性的调整,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但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农业既显示出它作为新生事物的旺盛的生命力,在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许多问题.既需要相应的技术、资金,也需要人力资源做支撑,又需要政府推出相应的政策作保障,更需要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作为引导.
2006(2):24-26.
摘要:当前形势下,“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如何转移农村中过剩的劳动力,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对此,本文从农业产业化这一层面,并结合凉山州的农村现状,对农业产业化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理论上作一浅析.
2006(2):27-30.
摘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具有广大人口的我国农村社会,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之所在.本文拟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围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展开论述,旨在从信息化的角度找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路子.
2006(2):31-33.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③》(必修)指出《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算法,其实“更相减损术”是将一个分数化简为既约分数的算法。
2006(2):34-38.
摘要:本文是继《碰撞时间的定量计算》一文之后,再对斜碰撞、定点碰撞和非球形物体碰撞时间的计算问题作出讨论,并给出相应的时间计算公式。
2006(2):39-41.
摘要:水磨石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是一种很好的建筑装饰材料.本文主要通过对水磨石的机具设备、材料配合、操作技术等工艺进行描述,其目的是为了让这一较传统的装饰材料,在当今五花八门的建筑材料中不被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所淡忘.
2006(2):42-43.
摘要: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混凝土不同的材料性能和施工环境,提出了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合理防治措施.
2006(2):44-46.
摘要:为避免四分裂及以上导线发生舞动,通常采用安装相间矩形间隔棒的方法进行消除.但对高海拔、重冰区段线路来说,安装相间矩形间隔棒效果不是很好,矩形间隔棒变形、损坏、甚至断裂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线路安全运行.本文结合500kY二自线凉山段进口加拿大4型间隔棒实际使用情况,对高海拔、重冰区线路间隔棒进行了一些分析探索.
2006(2):47-50.
摘要:程序的并行性实现方法对松耦合多处理机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对程序的并行性进行合理的调试从而确定并行性实现方法的优劣性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调试策略和几种调试方法.
2006(2):51-53.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运行和维护的相关知识,为微机保护运行和维护人员提供了尽快掌握和熟练运用新技术的一些参考资料.
2006(2):54-56.
摘要:本文根据自己教学和设计的经验,依照最新空间设计理念,提出了现代人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几点要求,并以起居室、卧室和厨卫等几种房间的设计为例,指出了它们的空间设计的具体处理方法.
2006(2):57-60.
摘要:当前,世界先进的制造企业已经历了以产量和质量开拓市场,进入到以创新占领市场的崭新阶段.企业从系统论高度推行设计管理,将产品的设计问题提升到系统层面,“产品设计的功能就是创造品牌形象“.树立以工业设计为根本的企业新机制,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6(2):61-64.
摘要:竞争激烈的市场以及客户需求的差异性,要求电信运营商进行市场细分.传统的市场细分方法不适用于具有庞大客户、大量细分变量的电信市场.文章介绍了商业智能的核心技术,数据仓库、OLAP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在电信市场细分中的应用.
2006(2):65-67.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它的广泛运用促进了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日益提高,而软件是网络运用和办公自动化实现所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从软件工程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运用和办公自动化实现的技术和设计问题.
2006(2):68-70.
摘要:本文根据用ASP无组件生成BMP图形验证码技术,从BMP文件的内容、结构、BMP扫描方式、用ASP发送BMP二进制数据以及生成BMP图形文件等几方面详细探讨和论述了如何用ASP无组件生成BMP图形验证码.
2006(2):71-74.
摘要:Excel电子表格统计函数中的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使用,为概率分布计算机实验提供新的途径,通过实例的分析和实验,理解常见概率分布的相关性质.
2006(2):75-76.
摘要:通过调用Excel内部函数对学生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用于监测学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2):77-78.
摘要:C程序设计中用到的变量要求先定义后使用,如果在程序中变量的数据类型定义不恰当,将直接影响程序的正确性.本文以两个程序设计中的数据定义问题为例说明了正确定义数据类型的重要性.
2006(2):79-80.
摘要: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且呈现出勃勃生机,但电子商务真正主导我们生活仍然有很长的距离,尤其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瓶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6(2):81-84.
摘要: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意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进行剥析,探讨出解决、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思路.
2006(2):85-87.
摘要:会计行为受内、外部环境以及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制约,必然会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会计信息在整个经济信息中占据主要地位,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优化会计行为.
2006(2):88-90.
摘要:本文提出了会计委派制相关研究情况,实践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会计委派制是经济转型时期的过渡方式,它的产生具有特定时期的经济历史背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缺位是产生的诱因.
2006(2):91-93.
摘要:高校合并是国家倡导的一个大方向,高校合并的确有许多好处,但在合并后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高校合并后的工资分配问题作了分析,同时提出许多建议.旨在希望合并后的高校能真正走上一条阳光大道.
2006(2):94-97.
摘要:种子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它的质量好坏与否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增产增收,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种子行业的监管力度,但由于种子市场的运营模式陈旧,假劣种子在市场上时有出现,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鉴于此,探索和创新种子行业的运营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特许经营作为商品营销领域的一种成功范式,将其运用于种子行业并探索建立特许经营网络,对不断完善种子市场及其它农资产品市场的运作机制都会有所裨益.
2006(2):98-101.
摘要:民族旅游是以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奇异的民族文化为吸引物的观光旅游,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民族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特别价值的项目和形式.民族旅游的发展会引起传统文化的涵化与变迁、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为此,民族旅游开发应增强民族价值认同,保护民族特质文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6(2):102-105.
摘要: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研究有助于为一地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避免造成重复定位盲目开发.本文结合目前的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前景,通过对螺髻山旅游资源的定性与定量评价,对螺髻山的开发定位做了一个新角度的探讨.
2006(2):106-112.
摘要:明代中后期的徐渭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一位开天辟地的创新性人物,他的书画是在怎样的社会大环境与小环境中形成的,历代的研究者往往多从结果中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内在原因.本文简述了徐渭书画转型性特征,并试图找出造成这一形式转型的各种动力因素所在,认为哲学上的心学转型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2006(2):113-117.
摘要:学习和分析肖斯塔科维奇的“十三交响曲“,对于理解他后期交响曲创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着力于对“第十三交响曲“第一乐章风格特征和结构特色的论析,无非期望管中窥豹,为学习和研究肖斯塔科维奇交响音乐,尤其是他的后期交响乐创作抛砖引玉而已.
2006(2):118-120.
摘要:经济体制的变革是深刻的社会变革,高校体育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应转变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强化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的功能;改革体育教育的手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谋求本学科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的发展.
2006(2):121-124.
摘要:本文从我国国民体质的现状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出发,着重论述了开放各类体育设施对促进全民健身的作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放体育设施的措施,来规范场地设施的使用.
2006(2):125-128.
摘要:业余足球代表队的训练计划中,制定相应的恢复措施是训练计划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训练计划的成败和训练质量的高低.本文着重探讨年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训练计划中的恢复问题.
2006(2):129-130.
摘要: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它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加深对动作概念、动作表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006(2):131-132.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强调应整合实验室,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分析指出实验教学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6(2):133-135.
摘要: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是对农科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和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质量,挖掘潜力,实现资源设备共享,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我们采用了开放式管理方式.
2006(2):136-138.
摘要:数学是人类文明的文化力量之一,数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社会,数学已成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公民为了学习数字化技术,需要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提高公民素质是数学最广泛的应用.
2006(2):139-141.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性.
2006(2):142-144.
摘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新形势下的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课前兴趣培养;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正确的评价机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006(2):145-147.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种优势和目前它在应用中存在的缺点和误区,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同时还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2006(2):148-150.
摘要:高校图书馆必须进行服务创新“开架借阅“,才能为读者提供博览群书的条件、机会和独立学习、独立研究、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适宜的空间.
2006(2):151-153.
摘要:阅览室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阅览室工作队伍,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关键.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阅览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并为读者提供理想的服务.
2006(2):154-156.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在成人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说明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四川省西昌市马坪坝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电话/传真:0834-2580091 E-mail:xccxbzrkx@163.com
版权所有: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