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目录
- 2023年 第37卷 第3期 出刊日期:2023-09-20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6年,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昌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为:攀西特色农业、数理统计理论与应用、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建筑科学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
其中攀西特色农业为特色栏目。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师生及相关研究人员。
- 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松乳菇多糖的单糖组成
- 徐洲,达小梅
- 2023.37(3):1-6[摘要](240)[PDF](190)[HTML](357)
- 不同模式金刚虾养殖水体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分析
- 王伟,崔茜,蔡章印,黄永春
- 2023.37(3):7-14[摘要](194)[PDF](169)[HTML](362)
- 7种杀菌剂与拮抗菌SJ1606发酵代谢物配合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活性
- 王猛,段海明,李之硕,孟祥涛,陆文杰
- 2023.37(3):15-20[摘要](200)[PDF](180)[HTML](374)
- 大型展览活动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
- 徐嘉鸿,刘晋怡,孙根紧
- 2023.37(3):21-28[摘要](189)[PDF](177)[HTML](352)
- 考虑政府奖励机制的集群企业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
- 钱梦迪,王筱莉
- 2023.37(3):29-34[摘要](188)[PDF](160)[HTML](356)
- 数字孪生驱动下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一体化解耦控制
- 杨坤,赵夫超,毕忠梁
- 2023.37(3):35-40[摘要](190)[PDF](165)[HTML](355)
- 基于Seeded-Kmeans和SVM的分类算法
- 陈婉茹
- 2023.37(3):41-45[摘要](191)[PDF](181)[HTML](352)
- 电增压促进废气再循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周颖,潘金元,尹爱勇
- 2023.37(3):46-51[摘要](199)[PDF](174)[HTML](360)
-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车轮踏面损伤检测研究
- 朱全,纪萍,郭家伟
- 2023.37(3):52-58[摘要](184)[PDF](167)[HTML](356)
- 淮南煤田口孜东矿太原组灰岩微量元素特征
- 史书森,冯松宝,汪宏志,胥翔,尹雪贞
- 2023.37(3):59-65[摘要](184)[PDF](172)[HTML](370)
- 高岭土负载绿色合成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对孔雀石绿和铅离子的去除性能研究
- 蔡婉玲,张建森
- 2023.37(3):66-73[摘要](203)[PDF](171)[HTML](368)
- 泸定M_S6.8地震前后的电离层TEC扰动分析
- 吴遗林,甘泉,肖林萍,何金珠,邓江渝
- 2023.37(3):74-79[摘要](203)[PDF](172)[HTML](358)
- 西昌人工与自动酸雨观测记录差异规律研究
- 刘德禄,莫芳,刘永嘉,郑自君,李奇志
- 2023.37(3):80-84[摘要](181)[PDF](165)[HTML](364)
- 外源有机酸协同生物炭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徐秋月,王小治
- 2023.37(3):85-89[摘要](182)[PDF](169)[HTML](361)
- 专创融合推进民族地区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实践
- 陆铭宁,郭娟,周伟韬,杨克建
- 2023.37(3):90-96[摘要](199)[PDF](159)[HTML](364)
- 民族地区高校ICT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
- 胡青龙,曾陈萍,陈世琼,李军
- 2023.37(3):97-101[摘要](202)[PDF](174)[HTML](357)
- 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调研分析——以X学院农学专业为例
- 王洋,张文锋
- 2023.37(3):102-107[摘要](189)[PDF](165)[HTML](354)
- “四维合力”的智能制造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 王莉,张尕琳,李丽娟
- 2023.37(3):108-112[摘要](192)[PDF](162)[HTML](359)
- 川西南民族地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以西昌学院为例
- 王玉涵,冯江平
- 2023.37(3):113-117[摘要](190)[PDF](166)[HTML](355)
- 动物解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 张霞,王涛,佘德勇,夏伦斌,葛凯,丁妍,毕少帅
- 2023.37(3):118-122[摘要](199)[PDF](172)[HTML](357)
- 地方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三创”探索与实践——以西昌学院为例
- 马味,曾陈萍,何龙科,陈世琼,胡金频
- 2023.37(3):123-127[摘要](179)[PDF](176)[HTML](363)
- 集成电路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
- 高霏霏,王菲菲
- 2023.37(3):128-132[摘要](195)[PDF](185)[HTML](356)
-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涉农专业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 罗帮州
- 2023.37(3):133-138[摘要](200)[PDF](173)[HTML](356)
区域特色农业
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
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
工程技术与资源环境科学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松乳菇多糖的单糖组成
- 徐洲,达小梅
- 建立了一种1-苯基-3-甲基-5-吡唑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松乳菇多糖中单糖组成。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PMP衍生单糖的条件为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70 °C和PMP浓度0.8 mol/L。以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为分析柱,磷酸缓冲液(0.05 mol/L,pH=6.9)-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10 µL,柱温20 °C检测单糖组成。在此色谱条件下,各单糖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精密度高(RSD≤2.23%),重复性强(RSD≤2.11%),加标回收率为97.16%~101.68%。该方法适用于松乳菇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测定。
- 2023  Vol.  37(3):    1-6
    [摘要](240)     [PDF](190) - 不同模式金刚虾养殖水体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分析
- 王伟,崔茜,蔡章印,黄永春
-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金刚虾(Penaeus monodon)养殖水体菌群和虾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差异,以低盐土池养殖(盐度:8.3‰,简称低盐土池组)、低盐高位池养殖(盐度:7.8‰,简称低盐高位池组)和高盐高位池(盐度:23.4‰,简称高盐组)3种养殖模式下的金刚虾为试验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在40 、80和120 d时养殖水体菌群和虾体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养殖模式养殖水体和虾体肠道菌群在对虾不同阶段中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盐土池、低盐高位池、高盐高位池水体中分别检测出微生物1 005、1 443、1 282种,分别隶属于26、29、29个门;肠道中分别检测出微生物1 521、877、451种,分别隶属于38、23、21个门。不同模式金刚虾养殖水体菌群的优势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如虾体肠道中的优势门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蓝藻门。分属变形菌门的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均为水体和肠道中的优势菌,分属厚壁菌门的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仅在金刚虾肠道中表现为优势;在金刚虾肠道中,红杆菌科是养殖前期主要的优势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在养殖后期肠道中表现出绝对优势。结论 不同养殖模式金刚虾养殖水体和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高盐高位池中红杆菌科和乳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优于低盐土池和低盐高位池。
- 2023  Vol.  37(3):    7-14
    [摘要](194)     [PDF](169) - 7种杀菌剂与拮抗菌SJ1606发酵代谢物配合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活性
- 王猛,段海明,李之硕,孟祥涛,陆文杰
- 目的 明确7种杀菌剂和拮抗菌SJ1606对苹果树腐烂病菌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混配剂,为传统化学杀菌剂的减量增效使用提供参考方向。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和拮抗菌SJ1606发酵代谢物以及新型混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 苹果树腐烂病菌对咪鲜胺、戊唑醇、丙环唑、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表现为高度敏感,以上5种化学杀菌剂对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0.12、0.33、0.57、0.64、1.14 μg/mL;对吡唑醚菌酯表现为中度敏感EC50为6.92 μg/mL;对福美双表现为不敏感,EC50为149.99 μg/mL。SJ1606发酵上清液和脂肽粗提物对病菌的EC50分别为40.36、14.75 μL/mL。采用体积混配方法,脂肽粗提物对部分化学药剂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其中与多菌灵混配以7∶3增效最为明显,毒性比达1.72;与吡唑醚菌酯以6∶4的毒性比最高为1.58,与咪鲜胺混配以6∶4的混配毒性比最高为1.50;与丙环唑混配以5∶5毒性比最高为1.48。结论 成功筛选出脂肽粗提物对化学杀菌剂混配增效比例,这对后续生防菌SJ1606的开发利用、杀菌剂的减量使用以及新型混剂的创制提供技术支撑。
- 2023  Vol.  37(3):    15-20
    [摘要](200)     [PDF](180) 区域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
- 大型展览活动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
- 徐嘉鸿,刘晋怡,孙根紧
- 会展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效应,大型展会活动的举办将在区域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产生重要意义。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为研究对象,立足江浙沪区域内986家上市企业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进博会对江浙沪不同细分行业的影响效应及差异。结果表明:进博会的举办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并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博会的举办对区域不同细分产业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于高新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产生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博会对基建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微观层面探究大型展览活动对区域不同产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会展业发展的着力方向提供政策依据。
- 2023  Vol.  37(3):    21-28
    [摘要](189)     [PDF](177) - 考虑政府奖励机制的集群企业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
- 钱梦迪,王筱莉
- 目的 隐性知识传播是企业获取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其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及其自身发展十分重要。方法 首先,在均匀网络和非均匀网络中分别构建考虑政府奖励机制的集群企业隐性知识传播模型;其次,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求出传播阈值;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论 考虑政府奖励机制的传播率和初始传播者数量与隐性知识的传播成正比;网络结构对集群企业间隐性知识传播有显著影响,平均度越大的网络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
- 2023  Vol.  37(3):    29-34
    [摘要](188)     [PDF](160) 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
- 数字孪生驱动下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一体化解耦控制
- 杨坤,赵夫超,毕忠梁
- 提出数字孪生驱动下永磁同步电机(PMSM)滑模变结构一体化解耦控制方法,改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能力。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结构,通过设备层采集实际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数据及环境数据,作为数字孪生驱动数据来源,孪生建模层依据获取永磁同步电机数据,构建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字孪生驱动模型以及虚拟场景,经虚拟模型与虚拟场景耦合后,在虚拟场景中还原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状态;在孪生控制层中设计精确线性化解耦控制方法,并构建速度、电流一体化滑膜解耦控制器,在虚拟环境中通过解决永磁同步电机速度与电流之间的非线性耦合问题,完成实体电机解耦控制;同时数字孪生控制结构各层之间通过孪生数据传输实现数据交换与指令下发,实现有效的电机控制。经实验验证:经该方法控制后,永磁同步电机可在负载突加与突卸状态下保持平稳的电流与转矩,同时还可以迅速调整电机转速,使电机保持在理想状态下运行。
- 2023  Vol.  37(3):    35-40
    [摘要](190)     [PDF](165) - 基于Seeded-Kmeans和SVM的分类算法
- 陈婉茹
-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在人像识别、文本分类等模式识别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分类问题。针对半监督两分类问题,提出了基于Seeded-Kmeans和SVM的分类算法(SK-SVM)。用Seeded-Kmeans算法对无标签点进行处理,使其获得初始标签,再选取有效的标签点加入已有带标签点中,构成新的带标签训练集,最后结合SVM进行分类。选取UCI中的8个数据集进行数值实验,基于Seeded-Kmeans和SVM的分类算法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 2023  Vol.  37(3):    41-45
    [摘要](191)     [PDF](181) 工程技术与资源环境科学
- 电增压促进废气再循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周颖,潘金元,尹爱勇
- 在一台1.5 L带废气涡轮增压的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电动增压和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协同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负荷下电动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随转速的上升而下降,在4个试验转速下分别提升了17.7%、15.2%、13.84%和0;部分负荷下电动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随负荷的提高与转速下降,在6个试验工况下最高废气再循环率分别被提高了23.63%、30.31%、0、14.09%、19.74%和0。全负荷与较低的3个转速下电动增压介入后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BSFC)降低近10%,最高转速下废气涡轮增压完全取代电动增压;部分负荷下的两组工况内,电动增压介入后,最高BSFC降低了10.8%和8.4%。结论表明合理应用电增压促进最高废气再循环率可以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并保持较高的动力性。
- 2023  Vol.  37(3):    46-51
    [摘要](199)     [PDF](174) -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车轮踏面损伤检测研究
- 朱全,纪萍,郭家伟
- 为提高列车车轮踏面检测效率,设计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轮踏面动态检测系统,分析了k-means聚类算法,通过加权欧式距离对该算法进行改进,利用聚类法具有保持最大相似性的特性,将基于加权欧式距离的k-means聚类算法用于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先对原始图像作图像增强、图像灰度化等预处理,再以特征聚类思想对图像作阈值分割,使图像中的各部分特征更加突出。图像处理结果显示,基于加权欧式距离k-means聚类算法的车轮踏面损伤视觉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踏面损伤。
- 2023  Vol.  37(3):    52-58
    [摘要](184)     [PDF](167) - 淮南煤田口孜东矿太原组灰岩微量元素特征
- 史书森,冯松宝,汪宏志,胥翔,尹雪贞
- 以淮南煤田口孜东矿太原组灰岩(一灰、二灰、三灰、四灰)为研究对象,对其微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对稀土元素的来源进行研究,通过相关的微量元素丰度比值反演其古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一灰与二灰中Zr、Th和Sc丰度远高于上地壳元素丰度,这表明沉积过程中主要受陆源碎屑物影响。ω(Sr)/ω(Ba)<1,总体指示为陆相沉积。三灰与四灰中具有重稀土元素的富集、Y的正异常和Gd的正异常,表现出与海相灰岩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ω(Sr)/ω(Ba)>1,总体指示为海相沉积。通过ω(Sr)/ω(Cu)<1确定为干旱炎热的古气候,通过ω(V)/ω(Cr)和ω(V)/ω(V+Ni)结合δCe与δEu确定沉积环境为滨海的干热氧化环境。
- 2023  Vol.  37(3):    59-65
    [摘要](184)     [PDF](172) - 高岭土负载绿色合成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对孔雀石绿和铅离子的去除性能研究
- 蔡婉玲,张建森
- 红背桂树叶提取物绿色合成铁纳米颗粒(Fe NPs)在水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但由于Fe NPs存在团聚、易氧化等不稳定因素,在去除污染物时抑制了反应活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一步法制备了高岭土负载Fe NPs (K-Fe NPs),并系统地检测了其对孔雀石绿和Pb2+混合污染物的去除反应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e NPs、高岭土和K-Fe NPs进行表征和分析。3种材料对比实验结果表明,K-Fe NPs对单独的孔雀石绿和Pb2+的去除效率(99.10%和93.41%)优于Fe NPs(93.67%和85.33%)和高岭土(32.54%和12.50%)。此外,K-Fe NPs经过4次重复循环对孔雀石绿和Pb2+的去除率仍分别为74.02%和55.48%。结果表明,K-Fe NPs在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复合污染修复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 2023  Vol.  37(3):    66-73
    [摘要](203)     [PDF](171) - 泸定M_S6.8地震前后的电离层TEC扰动分析
- 吴遗林,甘泉,肖林萍,何金珠,邓江渝
- 为了分析泸定M_S6.8地震期间的电离层TEC异常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基于2022年8月6日—2022年9月8日GFZ全球电离层格网数据,选取4个特征点并使用滑动四分位距法,检测2022年9月5日泸定M_S6.8地震孕震区上空的VTEC异常。4个特征点的VTEC在8月26日、8月30日、9月4日、9月5日和9月8日均出现异常扰动,排除空间环境活动的干扰后,8月26日的负异常和8月30日的正异常与本次地震相关,且VTEC异常集中出现在世界时间UT04:00-12:00,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特征。检测结果表明,地震期间的电离层TEC异常与地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为地震的预测分析提供参考。
- 2023  Vol.  37(3):    74-79
    [摘要](203)     [PDF](172) - 西昌人工与自动酸雨观测记录差异规律研究
- 刘德禄,莫芳,刘永嘉,郑自君,李奇志
- 利用西昌国家基本气象站2021年人工和自动的酸雨观测数据,对TCYII 1型酸雨自动观测系统和人工系统的降水采样偏差及完整性、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设备硬件及软件通讯的故障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2套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较好。酸雨自动观测系统在采样方式及样品保存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能够保证观测数据更接近于自然雨水的数值,更贴近真实情况。自动观测系统面临单轨运行,它的手动操作设置、部分配件需厂家优化改进。上级主管部门对自动系统测量阈值的设定、采样中出现的漏采、空采、多采等特殊情况,仍需进一步明确处理办法。
- 2023  Vol.  37(3):    80-84
    [摘要](181)     [PDF](165) - 外源有机酸协同生物炭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徐秋月,王小治
- 为未来改善生物炭和有机酸共存的土壤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有必要探究生物炭和有机酸共存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采集不同深度的黄棕壤,选择柠檬酸和苹果酸这2种酸进行试验,除对照外共设置8个不同处理方式,分别是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表土加柠檬酸处理、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表土加苹果酸处理、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底土加柠檬酸处理和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底土加苹果酸处理。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施加2种有机酸增加了土壤中的铁和锰的溶出,且柠檬酸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的铁和锰含量高于苹果酸处理;(2)由于底土和表土存在理化性质的差异,影响了铁和锰的溶出量,底土溶液锰的溶出量高达0.34 mmol/L,而表土溶液铁的溶出量高达0.7 mmol/L;3)2%的生物炭没有完全阻碍两种有机酸对微量元素的溶出。结论 有机酸可以活化土壤中的铁和锰,其活化效果与有机酸种类、浓度、金属、土壤酸碱度有关,且生物炭的施加对阻碍有机酸活化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能力有限。
- 2023  Vol.  37(3):    85-89
    [摘要](182)     [PDF](169)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专创融合推进民族地区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实践
- 陆铭宁,郭娟,周伟韬,杨克建
-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充分融合,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西昌学院工商管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例,紧扣民族地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聚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强调特色凝练,明确服务民族地区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深挖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加强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专创融合推进民族地区工商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助力大学生智志双扶,提升民族地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2023  Vol.  37(3):    90-96
    [摘要](199)     [PDF](159) - 民族地区高校ICT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
- 胡青龙,曾陈萍,陈世琼,李军
- 为解决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中专业交叉融合度不够、跨界能力不足、服务地方意识不强等痛点问题,提出了建立适应民族地区产业链发展的ICT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聚焦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需求,开展ICT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构筑“政产学研用创”价值共同体,从“校企协同、专业交叉、课程思政强化”3个层面来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区域产业发展特色的ICT微专业,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为高水平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ICT人才支撑。
- 2023  Vol.  37(3):    97-101
    [摘要](202)     [PDF](174) - 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调研分析——以X学院农学专业为例
- 王洋,张文锋
- 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以X学院农学专业2019—2022届278位本科毕业论文为样本,从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与毕业论文质量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整体较好但呈下降趋势,且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受指导教师影响。根据论文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应用型高校办学实际,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期为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 2023  Vol.  37(3):    102-107
    [摘要](189)     [PDF](165) - “四维合力”的智能制造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 王莉,张尕琳,李丽娟
- 当前智能制造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思政元素选择精准度不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贫瘠,授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较弱,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等问题。围绕智能制造概论课程的思政目标,深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夯实课程育人基础;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支撑力度;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提升教师思政素养;革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从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4个维度进行智能制造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将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互融互通,切实提高课程思政润心铸魂的效果。
- 2023  Vol.  37(3):    108-112
    [摘要](192)     [PDF](162) - 川西南民族地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以西昌学院为例
- 王玉涵,冯江平
- 川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落后,教育背景有一定的民族区域性,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背景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为了针对性提出适用于川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物理的课程思政对策,采用个案法以凉山州西昌学院为对象,对师生进行访谈,对各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学前摸底考试、问卷调查,研究川西南民族地区院校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及成因。以“古德曼量表”设计原则设计问卷,通过可标度性数据录入、分析,获得一致性数据,研究得出川西南民族地区院校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物理可以以学生为主体,由实际出发,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加强教师间相互合作,学校提供有效平台,建立有效机制3方面进行优化教学。
- 2023  Vol.  37(3):    113-117
    [摘要](190)     [PDF](166) - 动物解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 张霞,王涛,佘德勇,夏伦斌,葛凯,丁妍,毕少帅
- 为提高动物解剖学实验类课程思政教育意识,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畜牧兽医人才,以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动物医学专业为例,将课程思政融入动物解剖学实验课程实践教学全过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推行实验课程改革,合理设计思政教育教学方案,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机融合,扎实推进高校立德树人任务工作,并对育人成效进行了分析,实现了立德树人功能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 2023  Vol.  37(3):    118-122
    [摘要](199)     [PDF](172) - 地方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三创”探索与实践——以西昌学院为例
- 马味,曾陈萍,何龙科,陈世琼,胡金频
- 为了解决西昌学院CT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网络工程实践能力及素养的提升,在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痛难点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中进行创新改革,即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前沿技术、408考研计算机网络部分例题及思政元素,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项目式教学、产教融合与课证融通,在教学评价中引入过程性考核。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2023  Vol.  37(3):    123-127
    [摘要](179)     [PDF](176) - 集成电路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
- 高霏霏,王菲菲
- 为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子、机电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培养集成电路相关岗位高技能人才,补全集成电路人才建设短板,突破性将多门核心课程内容融合重构形成集成电路综合实训课程。课程总体设计基于真实的工作流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通过“三线四堂五步”教学法实施课程教学。上述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达成知识、能力、素养三维教学目标。高职综合实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道重远,旨在抛砖引玉,为高职实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 2023  Vol.  37(3):    128-132
    [摘要](195)     [PDF](185) -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涉农专业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 罗帮州
- 微生物学作为涉农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课程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如教学方法单调、内容多、课时少等困境。有鉴于此,尝试通过以“线上资源预学+线下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旨在强化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和科研逻辑的培养;引入学习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与主动意识,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以便为新时代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参考路径。
- 2023  Vol.  37(3):    133-138
    [摘要](200)     [PDF](173)